
浅析猪的常发病
汇报提纲
一、主要流行的传染病
二、流行特点
三、防控措施
四、防控误区
一、主要流行的传染病
1、非洲猪瘟 | 11、猪丹毒 |
2、猪蓝耳病 | 12、猪增生性肠炎 |
3、猪瘟 | 13、猪细小病毒 |
4、猪口蹄疫 | 14、大肠杆菌病 |
5、猪伪狂犬 | 15、猪链球菌病 |
6、猪圆环病毒 | 16、猪萎缩性鼻炎 |
7、猪流行性腹泻 | 17、流行性乙型脑炎 |
8、猪支原体 | 18、弓形虫 |
9、副猪嗜血杆菌病 | 19、附红体 |
10、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 20、猪传染性胃肠炎 |
二、流行特点
(一)疾病种类明显增加:新发传染病
1、2011年伪狂犬变异株
2、2011年猪流行腹泻病毒变异株
3、其他新发现的肠道病毒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阳性率33.71%(陈焕春,2017)
猪嵴病毒(PKV) :阳性率45.79%(孟丽,2017)
猪札幌病毒 (PSaV) :阳性率12.7%(黄泽彬,2009)
猪星状病毒(PAstV):阳性率40.3%(兰家暖,2011)
猪萨佩罗病毒(PSV):阳性率18.21%(陈俊伟,2014)
一种全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SeACoV):(Yongfei Pan,2017)
4、蓝耳病
(1)经典型
呼吸道疾病
(2)高致病性
(3)NADC-like 30
呼吸障碍
腹泻
5、非洲猪瘟
主要临床症状:
无症状突然死亡
发病率、病死率高
高热,体温升高至40.5至42℃
耳、四肢、腹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
呕吐、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
虚弱、步态僵直、不愿站立
偶见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最明显的剖检病变:
脾脏显著肿大,颜色变暗,质地变脆
淋巴结(特别是胃肠和肾)增大、水肿以及整个淋巴结出血
肾脏表面斑点状出血
二、流行特点
(一)疾病种类明显增加:常发传染病
1、猪瘟
我国是养猪大国(年出栏约6.5亿头,约占世界总量的50%)。河北是养猪大省,2015年河北省生猪出栏3551.1万头, 居全国第三。目前,我国猪死亡率为6%,每年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以上,加上疾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工浪费、药物消耗及政府在疾病扑灭、控制中花掉的费用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
(二)多病原感染显著增加:混合(共)感染、继发(协同)感染
病毒与病毒的共感染
HCV与PRV, HCV与PRRSV, PRRSV与PCV2等
病毒与细菌的协同感染
PRRSV与Pm(巴氏),HCV与APP(传胸)等
细菌与细菌的协同感染
SS2与Pm, APP与Pm, Hp. SS2与Pm等
病毒、细菌与支原体的协同感染
HCV Hp.和Mh.,PRRSV APP与Mh.等
多病原感染典型案例
怀来某猪场,腹泻,PRRSV+PRV+PEDV
深州某猪场,腹泻, PCV2+PEDV+LI
遵化某猪场,腹泻与呼吸障碍,PRRSV+PCV2+PEDV+LI
蠡县某猪场,消瘦,PRRSV+PCV2
曲阳某猪场,呼吸障碍PRRSV(NADC30-like)+PCV2
安国某猪场,呼吸障碍,消瘦HCV+PRRSV(NADC30-like)+PCV2
二、流行特点
(三)临床表现非典型化:种猪持续性带毒、育肥猪隐性感染
持续感染是循环传播的根源
一方面会造成经胎盘垂直或经水平方式传播病毒形成新的流行;另一方面持续感染又可干扰被感染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反应低下或免疫麻痹,使疫苗免疫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产生 “免疫失败” ;
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等均可;
病毒血症检测。
能通过精液传播的病原(引自:田克恭)
病原 |
精液中是否存在 |
是否通过精液传播 |
公猪感染类型 |
检测时间 (检测方法) |
猪瘟病毒 |
精液中可检出 |
有人工受精传播案例 |
自然感染 实验接种 |
接种后7d-53d(病毒分离)7-63d(RT-PCR)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精液中可持续排毒 |
可传播给母猪 |
自然感染 实验接种 |
接种后2-92d(巢式RT-PCR)、7-11d(病毒分离) |
猪细小病毒 |
精液中可持续排毒 |
通过胚胎移植传播 |
自然感染 |
可检出(病毒分离、多元半套式PCR) |
猪布鲁氏菌 |
精液中可检出 |
可传播给母猪 |
自然感染 |
可检出(细菌学分离) |
伪狂犬病毒 |
精液中可检出 |
通过胚胎移植传播 |
自然感染 实验接种 |
可检出(病毒分离) |
乙型脑炎病毒 |
精液中可检出 |
可传播给母猪 |
||
口蹄疫病毒 |
精液中可排毒 |
无数据表明可通过精液传播 |
自然感染 实验接种 |
同栏接触后9d (病毒分离) |
非洲猪瘟病毒 |
包皮中可检出精液中可排毒 |
通过胚胎移植传播 |
公猪精液中能检出的病毒-----(国内数据)
地区 |
总样本数 |
病毒 |
|||||
CSFV |
PRRSV |
PCV-2 |
PRV |
PPV |
JEV |
||
山东省 |
727 |
2.48% |
3.71% |
4.54% |
0.96% |
1.24% |
\ |
四川省 |
74 |
3.9% |
21.1% |
\ |
19.7% |
3.9% |
5.3% |
广西省 |
328 |
16.76% |
11.59% |
CSFV和PRRSV混合感染率4.27% |
|||
广西省 |
441 |
10.20% |
2.04% |
7.48% |
0.45% |
20.63% |
\ |
云南省 |
797 |
\ |
\ |
\ |
\ |
\ |
0.88% |
海南省 |
375 |
8.53% |
11.47% |
1.33% |
4.8% |
2.4% |
\ |
上海市 |
355 |
1.41% |
1.69% |
1.69% |
2.54% |
21.1% |
\ |
江苏 |
186 |
12.9% |
9.68% |
CSFV和PRRSV混合感染率5.91% |
公猪精液中能检出的病毒-----(国外数据)
病毒 |
可从精液中分离 |
潜在传播风险 |
伪狂犬病毒 |
+ |
+ |
非洲猪瘟病毒 |
+ |
+ |
猪细小病毒 |
+ |
+ |
猪圆环病毒Ⅱ型 |
+ |
+ |
猪瘟病毒 |
+ |
+ |
肠道病毒属(含捷申病毒) |
+ |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 |
+ |
口蹄疫病毒 |
+ |
低风险 |
猪水泡病毒 |
+ |
低风险 |
腺病毒 |
+ |
低风险 |
呼肠病毒 |
+ |
低风险 |
流感病毒 |
+ |
低风险 |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 |
低风险 |
猪瘟病毒能感染公猪睾丸,从精液排毒,并通过人工受精感染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感染仔猪,胚胎仔猪能互相传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播风险大,感染后7-50d精液排毒,持续期长,对精子产生过程有显著影响,降低精子量和精子活力。
公猪精液中能检出的细菌
细菌 |
原始采集的精液检出率(%) |
稀释后的精液检出率(%) |
|
Staphylococcus spp |
葡萄球菌 |
75 |
20 |
Streptococcus spp |
链球菌 |
60 |
10 |
E.Coli |
大肠杆菌 |
60 |
10 |
Pseudomonas spp |
假单胞菌 |
30 |
25 |
Micrococcus |
微球菌 |
50 |
0 |
来自美国和瑞士人工授精中心数据
其他:芽孢杆菌、放线杆菌、黄杆菌、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沙雷氏菌、产检杆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肠球菌、念珠菌、波氏菌、产气杆菌
非猪病原体,但可以杀死精子:木糖氧化产碱菌、洋葱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嗜麦芽糖黄单胞菌
(四)病毒病仍然是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1、非洲猪瘟
2、猪蓝耳病
3、猪瘟
4、口蹄疫
5、猪圆环病毒
6、猪伪狂犬
7、猪流行性腹泻
(五)“三道”问题普遍存在
1、呼吸道
2、生殖道
3、消化道
(六)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严重
1、蓝耳病
2、猪圆环病毒
3、伪狂犬
三、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和完善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1)建筑性生物安全措施:物理性屏障
选址: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远离交通要道等。
布局:场区内净道、污道应分开修建; 多点饲养
设施:限位栏、产房、保育舍等。
粪污处理:堆积发酵作农家肥、制作有机肥;沼气等。
2)观念性生物安全措施:制度与计划
限制人员:猪场员工与家属、供应商、外来参观者等;喷雾消毒与淋 浴。
全进全出:(降低PRRSV等在猪场的循环和传播),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病死猪处理:无害化处理。
三害处理:蚊鼠蝇。
建立消毒程序:(降低PRRSV等在猪场的循环和传播),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疫病爆发时的应急措施:诊断、消毒、淘汰、紧急免疫等。
疫病监测制度化:生产性能指标统计(P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分娩率,死亡率,发病率;返情率 );实验室化验。
检测项目
抗体监测:ELISA。评估抗体水平以及感染情况。
抗原检测:PCR。疫病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耐药性分析:筛选敏感药物
分析病原变异:筛选疫苗
临床样本采集与送检
猪的耳静脉采血技术
静脉输液
耳静脉采血
猪的前腔静脉采血技术
三、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和完善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3)操作性生物安全措施:日常工作细则
培训工人熟悉生物安全措施的规章制度和政策:
产房、疫苗储运、使用、销售等加强规范科学管理。
2.免疫防控
商品猪免疫程序(参考) |
||
疫苗名称 |
免疫时间 |
用法与用量 |
伪狂犬病弱毒(或基因缺失苗) |
0日龄 |
滴鼻1头份 |
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 |
7-8日龄 |
肌注1头份 |
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 |
14日龄 |
肌注1头份 |
猪链球菌灭活苗/猪喘气苗 |
21日龄 |
肌注1头份 |
猪瘟弱毒冻干苗 |
25日龄 |
肌注2头份 |
口蹄疫灭活疫苗 |
30日龄 |
肌注1头份 |
伪狂犬病弱毒(或基因缺失苗) |
35日龄 |
肌注1头份 |
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
38日龄 |
肌注1头份 |
口蹄疫灭活疫苗 |
45日龄 |
肌注1头份 |
猪瘟弱毒冻干苗 |
60日龄 |
肌注4头份 |
3.猪场的监测与评估
抗体监测:ELISA
抗原检测:RT-PCR,取肺脏/血清/脐带血/精液
图:PCR检测电泳结果
1:血清中猪瘟检测结果;2;病料中猪瘟检测结果;3:血清中蓝耳病检测结果;(321bp )4:病料中蓝耳病检测结果;5:血清中伪狂犬检测结果;6:病料中伪狂犬检测结果;7:血清中PCV2检测结果;(440bp) 8:病料中PCV2检测结果;
4.200天闭群饲养:禁止从外场引进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由场内自留;对猪群不进行猪蓝耳病减毒活疫苗免疫;后备母猪180日龄时与下床母猪混群饲养驯化,直至发情配种;发病猪不进行任何治疗,及时淘汰。主要淘汰标准:体温40℃以上,有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随即淘汰,对出现繁殖障碍者(流产、产死胎、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或其他疫病及时淘汰。
5.血清驯化:采集发烧保育猪血清,经PCR检测蓝耳病阳性,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阴性,不经灭活,用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50倍稀释备用。对100日龄的后备种猪进行接种驯化,经过约90-120天后备母猪进入配种舍配种。每头注射2ml,并同时注射头孢。
6.猪群药物预防与保健
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或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例如:瘟症急救针注射、扶正固本宝、扶正祛邪宝拌料
药物(预防)控制方案
摸清猪场常发的细菌性继发感染疾病的种类。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做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试验,确定敏感的抗菌药物。
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头孢类、泰妙菌素、长效土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磺胺类、替米考星、沃尼妙林、爱乐新等。
定期轮换或更换用药
季节性用药或阶段性用药
四、防控误区
1.重视治疗,轻视预防
2.重视经验,轻视检测
3.重视疫苗免疫,轻视生物安全
4.重视显性感染,轻视隐性感染
猪病防控歌谣
猪病防控易或难 |
做好定可绝隐患 消毒空舍要彻底 空舍越长效越显 引种隔离须做好 自繁自养方长远 提高机体抗病力 内因强大邪不犯 千方百计灭疫源 切断途径亦点赞 易感猪群不再有 定能杜绝传染源 疫病不过纸老虎 科学防控效果赞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 关注 奥菲动物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