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康
气囊炎(聚能三号)
规模化养殖场在七日龄雏鸡新流二联免疫后、二十日龄免疫空白期及生长加快、鸡舍密度增大、大肠杆菌净化不好都容易引起肉鸡气囊炎。
所以病毒、细菌、支原体、免疫不整齐都能引起气囊炎,鸡的气囊炎并不是单一-的病症、经常伴有大肠杆菌、呼吸道病症及全身性感染、给养殖造成经济损失。
由于 家禽机体免疫力低下,大肠杆菌感染后继发败血型支原体、严重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屏障,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_上呼吸道、肺脏、气囊进入骨骼,形成全身性感染,后期又极易感染新城疫、传支,流行性感冒、引起死亡。
鸡气囊炎剖检症状
病死鸡冠紫,口腔充满黏液。
严重者,剪开腹下皮肤能看到脂肪发黄或有炎性渗出物。
打开腹腔, 胸气囊充满黄色干酪样物,心包积液。
腹气囊呈沫状物和黄色干酪物。
其中30%的病死鸡有心包炎、肝周炎的病变,脾肿大。
小肠空扁,鼻腔、气管充满黏液。
禽气囊炎病理研究
气囊与肺相通,是肺脏的一部分。肺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通调水道。
1、肺主气:
①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肺主呼吸之气。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异常:呼吸不畅,呼吸异常,咳嗽气喘,气虚、甚至呼吸停止。
2、肺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呼出体内的浊气,将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并宣散卫气。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水谷精微之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
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代谢。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等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的宣发功能障碍而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同时也可引起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
3、肺通调水道
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
风寒、风热和邪热入侵于肺,皆可导致气囊炎。风寒之邪侵袭,肺部受寒,影响了肺气的下降,气不降,就出现.咳嗽症状,肺化气为水,水不能下降入肾,出现鼻涕和痰液,肺气不降肝气就上升化火生热。外感风寒,肺气壅阻,失于清肃所致。风热袭肺,肺失清肃,风热灼津成痰,上升与气管鼻腔,成黏稠的黄色痰液。随气机输布气囊,导致气囊内有黄色干酪样物。肺受邪,卫气奋起抗邪,故见发热。病毒性疾病感染的初期多表现邪袭肺卫,多见肺热亢盛,出现肺失宣肃,肺气郁闭,表现为化源欲绝,后期可出现肺之气阴耗伤或痰瘀阻滞肺络。肺经的邪热壅盛,耗伤津液,可导致发热、邪热壅肺,肺气郁闭,肺气壅止,肺失宣降,可引起咳喘气促,甚至仰脖喘,冠紫等。临床常见风热型气囊炎,故治疗原则应为清热平喘,宣肺止咳。

- 关注 奥菲动物药业 -